导读:诈骗罪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罪名,东莞资深刑事律师——江有律师,多年的办案经验,为您提供刑事案件、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、婚姻家庭、劳动关系、医疗纠纷相关法律服务。诚信执业,热情服务,愿为您提供诈骗罪的法律帮助、解决疑难困惑,提供最佳辩护。提供更多典型案例供您学习参考。【聘请东莞律师】 简单的说诈骗罪,就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。 (一)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。有些犯罪活动,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,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,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。所以,不构成诈骗罪。例如:拐卖妇女、儿童的,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。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,仅限于国家、集体或个人的财物,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。其对象,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。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。 (二)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。首先,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,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,一是虚构事实,二是隐瞒真相;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。欺诈行为的内容是,在具体状况下,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,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,因此,不管是虚构、隐瞒过去的事实,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,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,就是一种欺诈行为。 1、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; 2、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; 3、他人基于错误认识自愿处分财产; 4、行为人获取财产或财产性利益。这四个行为具有一定的客观逻辑顺序,形成一个前后紧密相连的因果锁链,环环相扣, (三)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,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。 (四)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,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。 那怎么区别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? 其区别主要在于:诈骗是通过虚构的事实使他人误解,从而仿佛自愿地处分财物。而敲诈勒索是通过威胁、要挟,使他人感到害怕,恐惧而不得不(被迫)交付财物。 诈骗罪如何判刑? l、犯本罪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 2、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 3、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 (注:找东莞资深律师:江有律师;法律免费咨询热线:15019041563;找律师提前预约电话:13416924050;免费咨询QQ:1527294496;东莞律师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旗峰路浩宇大厦9楼;)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